火罐源流
火罐療法,源自中國醫學遺產,在民間歷代沿襲,源遠流長。
– 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醫學文獻『五十二病方』,就已經有關於火罐療法的記載,當時的古代典籍中稱之為角法。
– 所謂角法,是用挖空的獸角來吸拔膿瘡的外治方法。在晉代醫學家葛洪著的『肘後備急方』裡,也有提到用角法治療脫腫。
– 唐代王燾著的『外台秘要』,也曾介紹使用竹筒火罐來治病,如文內說:“……取三指大青竹筒,長寸半,一頭留節,無節頭削令薄似劍,煮此筒子數沸,及熱出 筒,籠墨點處按之,良久,以刀彈破所角處,又煮筒子重角之,當出黃白赤水,次有膿出,亦有蟲出者,數數如此角之,令惡物出盡,乃即除,當目明身輕也。”
– 綜上所述,火罐療法在我國古代早已流行,並形成一種獨特的治病保健療法。
拔罐减肥原理
據『黃帝內經』記載:“經絡不通,病生於不仁。”
– 火罐在身體不同穴位吸拔時產生的罐內負壓,能疏通經絡,平衡氣血,振奮臟腑功能,調整內分泌,加速血液及淋巴液迴圈,促進胃腸蠕動,從而改善消化功能,使身體機能新陳代謝加快;
– 拔罐時強大的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張開,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強,皮膚表層衰老細胞脫落,從而使體內毒素,廢物得以加速排出;
– 同時自身產熱,先減去體表脂肪,再燒耗體內深層多餘脂肪,從而達到安全、快速減肥的目標,更重要的是,還起到了天然保健的作用。
預約銅鑼灣分店 預約觀塘分店 預約荔枝角分店